近日,绍兴市召开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,正式发布《关于推动制造业“腾笼换鸟、凤凰涅槃”攻坚行动的若干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以政策红利激活产业升级新动能。此次政策聚焦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,提出未来三年将实施“六大工程”,力争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目标。

在传统产业转型方面,《意见》明确对纺织、化工等重点行业开展全链条整治。越城区作为传统制造业集聚区,率先启动印染企业“一园式”集聚提升。据区经信局负责人介绍,今年已淘汰落后产能设备1200台套,新建智能化生产线85条,预计年底前完成30家印染企业的跨区域整合重组。柯桥区则依托“织造印染产业大脑”平台,推动300余家中小企业接入数字化协同制造体系,实现能耗降低18%、订单响应速度提升40%的阶段性成效。

新兴产业布局呈现多点突破态势。滨海新区管委会发布消息称,集成电路“万亩千亿”新产业平台建设提速,中芯绍兴三期项目即将投产,达产后可形成每月7万片晶圆的生产能力。同时,生物医药产业园已有17个创新药项目进入临床试验阶段,其中抗肿瘤靶向药物研发取得重大进展。上虞区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同样亮点频现,光伏组件年产能突破5GW,占全省总产量三分之一。

科技创新成为政策支持的核心领域。《意见》提出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产业创新引导基金,重点投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。目前,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已牵头组建产学研联合实验室12个,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突破多项“卡脖子”技术难题。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的“科创飞地”模式初见成效,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46个,带动本地企业研发投入增长62%。

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。根据《绍兴市碳达峰实施方案》,今年将完成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全覆盖,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0家。诸暨市珍珠产业数字化转型经验获全省推广,通过建立水质监测物联网系统,使养殖环节用水量减少35%,尾水处理达标率达100%。新昌县轴承产业经过智能改造后,单台设备能耗下降28%,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.6%。

人才引育机制持续优化。市委组织部推出“名士之乡”英才计划升级版,对顶尖人才团队给予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。市教育局同步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,新增智能制造、工业互联网等专业点35个,与本地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8所。今年以来,全市已吸引高校毕业生留绍就业1.2万人,同比增长27%。

从田间地头到产业园区,从车间流水线到科研实验室,绍兴正以系统性变革重塑经济发展格局。正如市委书记在推进会上强调:“我们要让每寸土地都释放创新活力,每个市场主体都能找到发展坐标。”随着系列政策的落地见效,这座千年古城正在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。